|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____) A.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比较明显 B. 移动变阻器的触头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 C.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D.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U-I图像时,应通过尽可能多的点画一条直线,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 |
| (1)图1螺旋测微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mm (2)图2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____cm 
 
 | |
| 如图所示,A、B两个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q,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A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细线长均为L。现在两球所在的空间加上一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 
 A. 总重力势能增加了 B. 总重力势能增加了 C. 总电势能减少了 D. 总电势能减少了 
 | |
| 如图,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处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小球静止于A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0°,现用力将小球缓慢拉到最低点B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场强的大小为 B. 小球将在A、B之间往复摆动 C. 小球将回到A处停下来 D. 小球从B向右摆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为 
 | |
| 图中虚线是用实验方法描绘出的某一静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若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后恰能沿图中的实线运动,b点是其运动轨迹上的另一点,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 B. b点的电势一定高于a点 C. 带电粒子一定带正电 D. 带电粒子在b点的速率一定小于在a点的速率 
 | |
| 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I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A. R的阻值为1.5Ω B. 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W D. 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1.5W 
 | |
| 如图所示,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L为小电珠。R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现将开关S闭合,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小电珠L变亮 C. 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小 D. 电源的总功率变小 
 | |
| 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两只表均能正常工作),如图所示,此时( ) 
 A. 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 B. 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 C.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D.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 |
| 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与电池正、负极相接,两板间一带电液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贴着下板插入一定厚度的金属板,则在插入过程中 ( ) 
 A. 电容器的带电量不变 B. 电路将有顺时针方向的短暂电流 C. 带电液滴将向上做加速运动 D. 带电液滴仍将静止 
 | |
| 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U图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 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此导体的电阻R不变 C. 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cot 45°=1 Ω D. 在该导体两端加6V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3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