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9m/s B. 9.6m/s C. 10m/s D. 10.2m/s
|
|
|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图(a)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图(b)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厦门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 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 B. 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路程 C. 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 D. 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
|
|
|
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块相互平行的金属板AB、CD长都为L,两板间距离为d,其间为匀强电场.当两极板间电压为U0时,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质子紧靠AB板的上表面以初速度v0射入电场中,设质子运动过程中不会和CD相碰,求:
(1)当 (2)当
|
|
|
半径为r的绝缘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珠子,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珠子所受静电力是其重力的3/4倍.将珠子从环上最低位置A点静止释放,则:
(1)珠子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是多少? (2)珠子对圆环的最大压力是多少?
|
|
|
把一个内阻为Rg=100Ω,满偏电流为Ig=1mA的表头改装成一个量程50V的电压表, (1)需要串联多大的分压电阻? (2)改装成一个量程5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多大的分流电阻? (3)将量程为3.0V,Rv=10kΩ的电压表改装成量程是30V的电压表,该如何做?
|
|
|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小灯泡(2.5 V,0.5 A)、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
(1)图甲为实验中某同学连接好的实验电路图,在开关S闭合后,把滑动片P从A向B端移动过程中会观察到电压表读数变________(填“大”或“小”)。 (2)某同学由测出的数据画出I—U图象,如图乙所示,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0 V时,小灯泡的电阻值R=________ Ω,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________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
|
如图甲所示为示波管,如果在YY′之间加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同时在XX′之间加如图丙所示的锯齿形电压,使X的电势比X′高,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图形为( )
A. C.
|
|
|
空间存在一电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x1处沿x轴负方向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0,其电势能Ep随坐标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线关于纵轴左右对称,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能点,粒子在原点O处电势能为E0,在x1处电势能为E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 B. 粒子经过x1、-x1处速度相同 C. 由x1运动到O过程加速度一直减小 D. 粒子能够一直沿x轴负方向运动,一定有
|
|
|
如图所示的直线是真空中某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直线上的两点.一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速度vA经过A点向B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vB经过B点,且vA与vB方向相反,则 ( ) A. 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B.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C. 粒子在A点的动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动能 D. 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
|
|
|
如图,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做以Q为焦点的椭圆运动。M、P、N为椭圆上的三点,P点是轨道上离Q最近的点。电子在从M经P到达N点的过程中( )
A. 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 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