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有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内阻RM=0.6 Ω,R=10 Ω,U=160 V,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V.则: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2)输入到电动机的电功率是多少? (3)电动机工作1 h所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位)?
|
|
如图所示,A为粒子源,在A和极板B间的加速电压为U1,在两水平放置的平行带电板C、D间的电压为U2,现设有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质子初速度为零,从A被加速电压U1加速后水平进入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平行带电板的极板的长度为L,两板间的距离为d,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求: (1)带电粒子在射出B板时的速度; (2)带电粒子在C、D极板间运动的时间; (3)带电粒子飞出C、D电场时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的位移y.
|
|
在描绘一个标有“6.3V 0.3A”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加到6.3V,并便于操作。 已选用的器材有: 学生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约1Ω); 电流表(量程为0~0.6A,内阻约0.2Ω;量程为0~3A,内阻约0.04Ω); 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阻约3kΩ;0~15V,内阻约15k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还需要选择一个滑动变阻器,现有以下两个滑动变阻器,则应选其中的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最大允许电流1A)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500Ω,最大允许电流0.3A) (2)实验电路图应选用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 (3)请根据(2)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电路的连线。 (4)接闭合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测量中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电压表选择0~15V量程,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可知该状态下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 (5)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灯泡I-U图线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加时,小灯泡的电阻值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
|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约为200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计算结果由
|
|
如图所示,U-I图线上,a、b、c各点均表示该电路中有一个确定的工作状态,b点α=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b点时,电源的总功率最大 B. 在b点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C. 从a到b时,β角增大,电源的总功率变小和输出功率减小 D. 从b到c时,β角增大,电源的效率变大和输出功率减小
|
|
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 A. 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B. 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C. 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V D. 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
|
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强度为I,设每单位体积导线有n 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荷量为q,此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在Δt时间里,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 A. nvSΔt B. nvΔt C. IΔt/q D. IΔt/Sq
|
|
绝缘金属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减小两极板a、b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如图所示,则( ) A. 电容器的电势差会减小 B. 电容器的电势差会增大 C. 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会减小 D. 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会增大
|
|
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B.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 C. 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D. 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
|
如图所示,图线a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b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R1∶R2=1∶3 B. R1∶R2=3∶1 C. 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同一电源上,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1∶3 D. 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同一电源上,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