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
|
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子,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 (2)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 ,Ⅲ-8的基因型是 。 (3)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4)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
|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细胞B在进行 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条。细胞C叫做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中 细胞(填字母)。 (2)请在方框内画出E细胞分裂后期简图。 (3)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不是Y染色体,其原因是 。 (4)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过程中将遵循 定律,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发生在 的时期。
|
|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 。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
|
||||||||||||||||
某科学家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同位素32P和35S分别做如下标记:
问:(10分) (1)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上述 元素; (2)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含有上述 元素。 (3)上述事实说明:噬菌体利用 的化学成分进行 复制 和 合成,进而组装复制出很多个一模一样的子噬菌体。 (4)新合成的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与亲代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其遗传情况是否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
|
||||||||||
下图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请用文字写出①—⑤的名称。(5分) ① ② ③ ④ ⑤
|
|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
|
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果一只母鸡性 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后代中雄性与雌性的比值为1︰1 B.后代中雄性与雌性的比值为1︰2 C.性反转是由于性染色体发生变化的结果 D.性反转是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其性染色体组成没有发生变化
|
|
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C.碱基与磷酸相连接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
|
|
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有 A.花粉鉴定法 B.正交反交法 C.杂交法 D.测交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