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B.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D.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下列对于神经 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下列各组分泌腺所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的是

    A.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B.肠腺、唾液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积累所致

B.猪流感病毒的入侵很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

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兴奋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右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则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乙的成分可能有抗体、神经递质和氨基酸

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直接进入甲

 

内环境是指

A.体内全部液体              B.细胞内的液体 

C.人体循环系统内的液体      D.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54414/62980) 首页 上一页 54409 54410 54411 54412 54413 54414 54415 54416 54417 54418 5441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