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由甲转换到乙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将更多 B.图②所示的视野中,和细胞A处于同一时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最高 C.图③中的植物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图④可以表示以发黄的菠菜叶片为材料,提取、分离色素后的结果
|
|
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A.
|
|
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结实率低,发育迟缓 ②提高变异频率,因而可加快育种进程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④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⑤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
|
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能与靶细胞结合的是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是B细胞分泌的 B.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都形成效应细胞,分泌抗体 C.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受体 D.有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就属于特异性免疫
|
|
等量的酵母菌培养在甲乙两组浓度相同的等量葡萄糖溶液中。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酒精发酵。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组释放的CO2与乙组释放的CO2的比例为1:3 ②两组共释放的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③甲组溶液的质量低于乙组溶液的质量 A.①②③ B.① C.② D.②③
|
|
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经典研究中,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的是( ) ① 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 ② 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③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源 ④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⑤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证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
|
|
下图1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A.图1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 B.图1中③(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 C.图2中CO2浓度最高处在⑦,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 D.图2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
如右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1~4号试管的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再增设5号试管,5号试管内应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温度为37℃ B.若1~4号试管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则4号设置得不科学 C.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则只有1号试管口火柴迅速复燃 D.如A项设置的5号试管与2号试管做对比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的活性
|
|
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在0 ~ 25min期间,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B.若把甲乙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其它条件不变,则甲存活时间不变,乙存活时间也不变。 C.在0 ~ 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都逐渐减小 D.在30 ~ 45min期间,甲、乙两种植物仍然在进行光合作用
|
||||||||||||||||||||||||||||||||||
右图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横坐标表示细胞分裂时期,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含量)。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则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重组都发生在ac时期 B.若该图为减数分裂,则cd时期的每个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C.de时期表明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分离 D.在ac时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解旋,DNA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