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如图是一种可测定小麦种子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装置中种子的数量和质量相等) (1)在实验开始的阶段,发现B装置中液滴没有移动,但是使用红外线测量仪对瓶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瓶内的CO2含量有所增加,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_____。 (2)实验材料为什么使用消毒过的发芽种子? (3)若萌发的种子已长出了绿叶,进行实验时,应该将实验装置放置在何种条件下进行?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利用上述装置测定种子的呼吸商,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如果呼吸作用的底物为葡萄糖,则呼吸商为1,如果呼吸作用的底物为脂肪,则氧气的消耗量大于二氧化碳的生产量)。若测得A中液滴向左移动200(mm),B中液滴向左移动3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 ,为校正装置B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是 ,设对照的目的是 。
|
|
(10分)从猪唾液、胰液和新鲜肝脏细胞中分别提取酶E1、E2、E3,将它们与三种物质混合后情况如表一,S3与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复复燃。表二为有关的颜色反应实验。据表回答(表中“+”表示有反应,“-”表示无反应): (1)依据表中的信息,可以说明酶具有的特点是 ,E1是 酶。 (2)在酶E1、E2、E3中,不适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 ,理由是 。 (3)表二试管4、5、6中液体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的原因是 。
|
|
(10分)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癌细胞的特性包括细胞的无休止和无序的分裂,并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 (填写序号) A.紫外线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 E.葡萄糖 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辐射 (2)上述因素使正常细胞中的 基因和 基因发生 ,从而导致癌变的发生。癌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是由于 。 (3)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 期。化疗还可以采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DNA复制以及 的合成。 (4)放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 (5)白血病又名血癌,是由 增殖分化异常而引起的恶性增殖性疾病。目前能根治白血病的唯一方法是进行
|
|
下列对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B.乙图可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C.丙图可表示呼吸作用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D.丁图可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ATP生成量的关系
|
|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 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 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
|
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作为分析细胞周期的依据。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二倍体植物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所示信息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组细胞中均有间期细胞 B.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一段时间后,丙组细胞数目将增加 C.丙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 D.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后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加
|
|
右面是科学家所做一个生物学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的24Na+量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B. 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 C.“某药物”的作用不可能是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
|
|
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 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全部来自水
|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 每天光照12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 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
|||||||||||||||||||||||||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B.该植物29℃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9 mg/h 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 mg/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