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 B.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 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 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
|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
|
2011年5月中旬,一场“毒黄瓜”引起的疫病开始在德国蔓延并不断扩散至各国,欧洲一时陷入恐慌。经科学家实验查明,这些黄瓜其实是受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污染”,食用后可引发致命性的溶血性尿毒症,可影响到血液、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对这种可怕病原体的描述,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根黄瓜上的所有细菌可以看做种群 B.EHEC细胞中只含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实验室中培养EHEC必须用活的动植物细胞 D.EHEC是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
|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 ) ①皮肤 ②胃黏膜 ③神经元 ④一株蒲公英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噬菌体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片果园 ⑨一个池塘的所有生物 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虫 A.⑤⑥③②④⑦⑧ B.③②①④⑦⑨⑧ C.③②①④⑦⑩⑨⑧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
|
(8分)【生物技术实践】下表是一种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1)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说,属于 培养基。 (2)无菌操作是微生物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其中灭菌指的是 ________ 。对于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是 ________。(填代号)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⑶在平板划线法中,每次在灼烧接种环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50个,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稀释倍数为105时,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为 ________。 (5)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________,利用这一特点,可准确地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
|||||||||||
(8分)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图1表示杂交育种过程,其原理是________。F2代的四种表现型中重组类型的概率是 ________ 。 (2)将图1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 ________。 (3)运用杂交育种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应该选择 ________的个体(优良性状),并通过________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 (4)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可采用 ________育种。具体方法首先是________ ,得到基因型为DR、Dr、dR、dr的幼苗,然后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 (5)图3示Fl代植株的一个正在分裂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即与上述两对基因有关的染色体)的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________。(多选) A.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B.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D.正常情况下,2号染色体上有r基因
|
|
(8分)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 。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② 取 ________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________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2分)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W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2)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中,若在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隔热装置(假设对透光性无影响),这时我们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 __________ 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是自变量,可以通过改变广口瓶与灯之间的 __________ 来改变这一自变量,也可通过变换灯管的功率来改变。 (3)若实验中每隔15min改变一次广口瓶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与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该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片,分成三组,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可以测得的有关数据。(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案完善后,测得有关数据,得到下表的结果。
由此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7分)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EeRrDd)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B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中Ⅰ、Ⅱ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____区段、____区段。 (2)图A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有8个DNA分子的细胞是_________,Ⅲ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 (3)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DNA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实验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癌细胞将在图B中的_________段受阻。 (4)与图A中Ⅳ图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
|
(7分)请据图回答: (1)此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____________(填序号)中。 (2)若这是一个被SARS病毒攻击的人体细胞,则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复制时所用的原料为来自人体细胞中的____________ (3)若此细胞为胰岛细胞,则其分泌物为_________________。 (4)若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②的复制发生在___ ____时期。 (5)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与该细胞的结构不同之处是有____ _____、无 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