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 ) ①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②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通过细胞核移植可以培育出与细胞核供体完全相同的复制品 ③在细胞核内m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④细胞核是DNA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染色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
|||||
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那么一个由4条肽链共280个氨基酸所组成的蛋白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 )
|
|||||
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 ( )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B.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有C、G、A、T、U C.人体内的酶大部分都是蛋白质,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 D.蛋白酶也是蛋白质,能通过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酶促反应速度
|
|
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
(10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 ; ② ; ③ 。
|
|
(10分)菠萝、仙人掌等植物有一个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如图二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类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和 。 (2)该类植物白天体内 含量高,而夜间 含量高。若在上午1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则细胞中C3含量变化是 。若白天在某时刻忽然发现植物细胞中C6H12O6含量增加,则可能是由于 (环境因素)造成的。 (3)此类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是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由此推测其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
|
|
(10分)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是 。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ng 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消化酶的 ,影响消化;妨碍 ,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
|||||||||||||||||||||||||
(10分)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 (填图中标号) ;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 (2)请写出一种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 (3)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 和 (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 (4)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和 。 (5)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 、 等。
|
|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是c;②是b;③是a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①是c;②是a;③是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