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代谢终产物CO2的形成场所是 A.肺泡 B.血液 C.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
|
|
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和丙酮酸被分解成二氧化碳的具体场所分别是 A.细胞核和细胞质 B.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内膜 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的嵴
|
|
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两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CO2之和与吸收的O2之和的比是 A.1:2 B.2:3 C.3:4 D.4:3
|
|
区别于无氧呼吸,细胞有氧呼吸特有的分解产物是 A.水 B.二氧化碳 C. ATP D.丙酮酸
|
|
在下列四种结果的成因中,属于植物细胞呼吸强度变化的是 A.在白天和夜晚的相同时间内,棉苗的吸水量有差异 B.在白天和夜晚的相同时间内,棉苗对Ca2+的吸收量有差异 C.在相同的时间内,棉苗吸收K+的量与吸收Ca2+的量有差异 D.在相同的时间内,棉苗吸收水的量与吸收Ca2+的量有差异
|
|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厌氧呼吸 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不产生CO2 D.不产生ATP
|
|
脑细胞活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ATP,而学习与细胞的活动有关,通常要维持好的学习状态,脑内皆需有充足的ATP供应。在测定24小时中小白鼠所释放出CO2的量,结果如下图。那么, 小白鼠可能有最佳的学习效果的阶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
|
下列关于人体内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TP有提供能量和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状况的作用 B.在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和ATP的含量都较多 D.细胞内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