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一种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一种含191个氨基酸的多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细胞和垂体细胞内含有不同的基因 B.控制生长激素合成的基因长度至少为191对碱基 C.在甲状腺激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紫色 D.甲状腺细胞和垂体细胞内mRNA种类不同
|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分析有错误的是 A.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B.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是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C.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从而获取能量 D.人体在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在细胞中积累导致。
|
|
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二倍体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此细胞染色体上共有4条脱氧核苷酸链 B.此细胞中基因a是复制异常产生的 C.该动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为A、a、B、B D.此细胞到后期时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
|
下列是有关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其中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 B.病毒核酸的形成 C.转录 D.肽键形成
|
|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下图是从酵母菌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NA文库 基因组文库(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2)①过程提取的DNA需要 的切割,B过程是 。 (3)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 扩增的方法,其原理是 。 (4)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 ,其组成,必须有 以及标记基因等。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5)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 ,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可以用 技术进行检测。 (6)如果要想使该酶活性更强或具有更强的耐受性,需要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这要通过基因工程延伸——蛋白质工程。首先要设计预期的 ,再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 。 (7)除植物基因工程硕果累累之外。在动物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请列举出至少两方面的应用: 。
|
|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则矩形框内应为 。 (2)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 和 (填生物名称)两种微生物的发酵原理。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和 ,主要原因是 (答出两点)。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 过程中要关闭,而排气口在该过程中应开放,目的是用来排出 产生的 。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呈现 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5)葡萄是否需要灭菌?为什么? 。 。
|
|
(12分)去冬今春,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出现严重干旱,农作物减产或缺收。抗旱性农作物能在缺水环境下正常生长,所以其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解释为什么在抗旱性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 R:ATAAGCAAGACATTA. ①请写出r基因互补链核苷酸序列 。
(3)为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下流程图进行杂交育种。(注: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①杂交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流程图中的“筛选和交配”环节中。你会用什么方法筛选具抗旱性和多颗粒的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早在_____代即可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④若考虑单倍体育种,则应在______代选取花粉粒。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1.(9分)根据生态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的太阳能。萤火虫通过发光来识别同伴,这种信息传递的类型是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2)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 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 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3)根据能量流动的图示可知,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箭头 ;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应属于图示中的箭头 。(用图中的①---⑬来表示) (4)草原上的牧民即将开展对鼠害、虫害的防治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0分)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 (1)手术应切除 。 (2)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 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 (小于/等于/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实验二:在研究屈肌反射活动实验中,为了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用电刺激Ⅰ处,并用灵敏电流计测Ⅱ处,指针偏转;用电刺激Ⅱ处,用灵敏电流计测Ⅰ处,指针不偏转。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神经元之间是靠b联系的,此结构的名称是 。当刺激Ⅰ处时, 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5)屈肌和 构成效应器,当电刺激Ⅱ处,引起屈肌收缩,但此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
|
(8分)图1表示是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 图2表示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注:实验中所用的A、B两种植物叶片叶面积相等,且实验在都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1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 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干重的变化趋势是 。 (2)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三碳化合物(C3)的合成速率将会 (增加、减少、基本不变)。 (3)在第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要 。 (4)由图2可知,当光照强度为b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 mg/m2·h。若每日光照12小时,给予的光照强度为mklx(a < m < b),则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