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32P B.图中的A表示噬菌体侵染过程,此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 C.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D.若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3次,则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占1/4
|
|
紫茉莉花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A.8种 B.6种 C.5种 D.7种
|
|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 A.32.9%和17.1% B.31.3%和18.7% C.18.7%和31.3% D.17.1%和32.9%
|
|
下列关于染色体与基因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由基因组成的 B.一条染色体相当于一个基因 C.基因的载体只能是染色体 D.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
|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型细菌使小鼠得败血症而死亡。下列哪一项叙述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A.用S型细菌给小鼠注射,小鼠死亡;用R型细菌给小鼠注射,小鼠不死亡 B.用S型细菌DNA与活R型细菌混合注射,小鼠死亡 C.加热杀死S型细菌与活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D.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DNA后与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
|
在下列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关系是 ①复制 ②转录 ③翻译 ④逆转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
如果把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然后将其放在含14N的细胞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三次,则最后含有标记15N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A.1/32 B.1/16 C.1/8 D.1/4
|
|
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人体的肝细胞中,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同种个体之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 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④DNA的一个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转录时是以DNA的一条链的模板的 A.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
|
蛋白质中含S不含P,而核酸中含P不含S,现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标记的噬体去侵染无任何标记的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定,在子代噬菌体中 A.可以检测到35S B.可以检测到35S和32P
C.可以检测到32P D.不可能检测到35S和32P
|
|
对一个动物个体来说,几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功能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合成不同的 A.转运RNA B.信使RNA C.核苷酸 D.核糖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