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们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为了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得到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往往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业要求的新品种,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最佳育种方案,尽快得到所需品种。 生物材料: 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C.小麦的高秆(显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非生物材料:自选 ①育种名称: 育种。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 。(填写字母) ③该育种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希望得到的是能应用于生产的_______________的具有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⑤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如:①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成八倍体小黑麦的方法是________,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通过卫星搭载种子育成了太空椒,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是否一定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性状?为什么?___________ 。
|
|
(8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 。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
|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C.病毒侵入细胞后,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
|
DNA重组技术必需的工具酶包括 A.限制酶 B.DNA连接酶 C.DNA聚合酶 D.运载体
|
|
血友病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B.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C.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D.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其遗传方式
|
|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正确的描述是 A.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
|
运动员在参加激烈比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 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
|
|
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C、D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
|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动到靶器官、靶细胞 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 B.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D.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