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4分)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请回答: (1)本实验中,光照强度的改变可以通过____来实现。 (2)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多少,可推知黑藻____变化情况。 (3)当台灯与黑藻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将KHCO3溶液的浓度由1%改为0.5%,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明显减少,分析其原因是____ 。 (4)请为上述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 。 Ⅱ (12分)右图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夏季晴天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D点表示大棚内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等于____________ (2) 据图分析,蔬菜在24小时内______ (能、不能)积累有机物。大棚内每天要适当通风,以补充______,否则蔬菜将不能生长。 (3 )已知在自然情况下,温度在200C - 400C时,光饱和点(当达到一定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均在30000 Lx以上。现已测得大棚内E点时光照强度为8OOOLx,温度为250C,F点时光照强度另20000LX,温度为380C。欲证明图中EF段较DE段CO2浓度降低减缓,主要是受温度而不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有人利用下面装置予以验证,请将实验处理补充完整。 实验1小时后,测定四组装置内CO2浓度,若分别为a、b、c、d ,且它们之间数量关系为______ (用字母和=、<、>表示),则说明影响EF段CO2浓度降低减缓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而不是光照强度。
|
|
(8分)下图1、2分别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3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图1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有 (填标号),蓝藻与图1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 (2)图2细胞是由 细胞增殖分化而成。该细胞产生的抗体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生物膜为 (填标号)。 (3)若图2细胞发生癌变,则该细胞易扩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4)图3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具有染色单体的有 (填字母),D细胞的名称为 。
|
|
(9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___。 (2)具有双层E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动、植物细胞都有,但是功能不同的是[ ]_________。 (3)效应T细胞能激活靶细胞,并使其裂解必须依靠[ ]_________的作用。 (4)细胞内具有E结构的除了上述6种细胞器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共同特征的是 A.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和功能发生改变 B.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C.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D.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
|
右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坐标曲线中说法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则bc过程有可能出现四分体 B.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d→e过程染色体数不一定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b→c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的含量,则c→d发生着丝粒分裂
|
|
下列有关组合正确的是
|
|
下列实验或探究中关于酒精作用的错误的是:
|
||||||||||||||||
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 mol/L,滤去析出物 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将丝状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D.用菜花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
|
|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
||||||||||||||||||||||||||
下列①~④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是 A.①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 B.②图中Y因素可能代表N、P、K等必需元素 C.③图中,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左移动 D.④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