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 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
|
以“—GAATTG—”的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A的序列是 A.—GAAUUG— B.—CTTAAC— C.—CUUAAC— D.—GAATTG—
|
|
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①DNA复制 ②RNA复制 ③转录 ④翻译 ⑤逆转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
|
玉米叶肉细胞中DNA的载体是 A.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 C.染色体、中心体、核糖体 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
|
下列有关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碱基互补配对 B.两个过程都以核酸作为模板 C.两个过程的产物都以碳链为骨架 D.两个过程的完成都需要运载工具
|
|
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用DNA酶进行了处理,并将处理后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细菌生长不需要DNA B.与“以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C.补充R型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D.直接证明S型细菌DNA不是促进R型细菌转化的因素
|
|
马和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A.生活环境不同 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D.着丝点数目不同
|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试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
|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I、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
|
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甲×乙 B.甲×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甲、乙×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