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寒冷冬季,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走到室外,这时会出现的变化是 A.毛细血管舒张 B.温觉感受器兴奋 C.人的体温明显下降 D.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
|
下图为神经肌肉接点示意图。下列有关兴奋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传到①时,引起①处Na+通道打开,Na+涌出 B. 兴奋传到①时,乙酰胆碱以主动转运方式分泌 C. ②属于组织液,其中的O2含量不影响兴奋的传递 D. ②处的乙酰胆碱与③处的相应受体结合,可引起肌细胞膜产生电位变化
|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A.神经递质 B.CO2 C.Na+ D.O2
|
|
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 A. 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 B. 痛觉在图中的方框乙处形成 C. 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B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
|
分析下图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 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 B. 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至少需穿过3个磷脂双分子层 C.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 D. 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内环境的成分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B. 流感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C.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D. 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
|
|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
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 A.消化道内 B.肾脏内 C.细胞内 D.内环境
|
|
(10分)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请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实验材料: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鸡蛋,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和滴瓶,镊子,脱脂棉。 实验原理: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产生 。 实验步骤: (1)制备蛋清液:取少量蛋清注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清水,用玻璃棒调匀,备用。 (2)取唾液:清水漱口,口含脱脂棉,片刻取出,将其中的唾液挤到小烧杯中,备用。 (3) 取甲、乙两只试管, 甲试管中加入2mL蛋清液,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 。 (4) 分别向两只试管中加入1--2mL0.1g/mL的NaOH溶液,充分振荡。 (5)再向两试管中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振荡。 (6) 观察两试管溶液的颜色。 实验结果预测:两只试管均出现 。 实验结果分析:两试管中均含有水。由于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 。 回答问题:加蛋清的试管在实验中起 的作用。
|
|
(10分)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 _____。组成此化合物的氨基酸有 种,该式中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 (2)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⑥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 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 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