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探究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在无叶时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共同存在才会促进根的形成

B.在有叶时生长调节剂X对生根有促进作用

C.生长调节剂X对不同枝条的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

D.叶片可能产生与营养素作用类似的物质

 

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为 (  )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④⑥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相互抑制

D.群落演替总是从地衣阶段走向森林阶段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就是植物激素

B.促进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一定抑制根的生长

C.“瓜熟蒂落”与乙烯和脱落酸有关

D.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和叶片衰老

 

血糖浓度的异常会引起一些疾病(如图1)。人类中有一种疾病(IGT),在空腹时血糖浓度和胰岛素表现正常但是饮食后其血糖浓度升高异常。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1X代表的刺激是    影响某种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是           

(2)某人患有糖尿病医生给开了胰岛素正确使用胰岛素的方法是 ________

(3)由图2可知胰岛素含量上升血糖浓度    餐后适量运动可以________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的升高幅度从而可以    该人群________       细胞的分泌负担。

 

研究发现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可降低收缩频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酰胆碱经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进入      随后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电位转变为      骨骼肌细胞发生兴奋而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主要是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临床上可采用切除胸腺的方法来治疗重度肌无力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胸腺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免疫活性物质      的产生阻碍患者___      免疫的应答。

(3)为了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产生不同反应是否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利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      作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

②将上述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

③一段时间后      分别作用于这两种肌细胞观察它们收缩反应变化的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骨骼肌细胞不收缩心肌细胞      则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心肌细胞的不同表明乙酰胆碱作用特点与两种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

 

图中A所示细胞通讯方式为人体内常见的一种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B表示这种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的信号分子①是神经递质它通过③血液的运输与②受体结合作用于靶细胞

B.若①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有可能是肝细胞激酶激活细胞的功能是肝糖原分解

C.若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①是甲状腺激素

 

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它的释放需要②和高尔基体等参与

B.由图中①⑤④构成一个突触其中④为突触后膜

C.突触后膜上完成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43531/62980) 首页 上一页 43526 43527 43528 43529 43530 43531 43532 43533 43534 43535 4353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