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人的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中的 。 (2)当饮食中缺碘时,将导致图中 (填序号)的合成受阻,进而引起激素[①] 和③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 (3)在剧烈运动状态下,胰岛 细胞分泌[④] 增多,促进 分解,引起血糖浓度的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的需要。 (4)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 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肾小管和 对水的重吸收增加,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 |
| 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能体现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 |
| 下列有关生态学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缸放置时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之间,不会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D.由于自然环境特殊,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小 
 | |
| 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群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群粪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A.流入羊群中的能量为64%n B.储存在羊群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群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36%n D.由羊群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6%n 
 | |
| 槲寄生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根特化,导管直接与其他植物如榆、杨的导管相连,从榆、杨身上获得水和无机盐,还能分泌一些物质引起榆、杨顶枝枯死,叶片早落,使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充足阳光。棕头鸦雀以槲寄生果实为食,同时为槲寄生传播种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榆树(杨树) B.槲寄生和榆、杨也存在竞争关系 C.槲寄生从榆、杨身上获得营养,是消费者 D.槲寄生的分泌物是具有调节功能的植物激素 
 | |
| 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甲虫属于初级消费者 C.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 |
| 下图中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 
 A. 该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 B.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 C.B和C种群间不可能存在任何关系。 D.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 |
| 下表为某弃耕农田中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 B.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 C.表中的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 D.该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等 
 | |||||||||||||||||||||||||||||||
| 下列关于某池塘群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B. 池塘群落不存在水平结构 C. 池塘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 人类的活动会影响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
| 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 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C. 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 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