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水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从近向远逐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测定在不同距离下水绵释放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不变,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点时限制气泡产生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光照强度 B.a点与c点的干重相比较,a点较c点少 C.a点时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产生ATP D.若培养液中缺镁,则a点应向右移
|
|
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乙中,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
|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甲、乙两种细胞器及在这两种细胞器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B.改变光照强度一定会改变甲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 C.乙产生的CO2被甲利用至少要经过8层磷脂双分子层 D.甲产生的ATP可以被乙利用,乙产生的ATP也可以被甲利用
|
|
下列图示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内液面 B.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秋天用菠菜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只能得到甲图中色素带①和② D.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
|
|
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均有可能出现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C.给水稻提供C18O2,则产生18O2必须经历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再一次光合作用 D.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
|
|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在30℃-35℃
|
|
将某种大小相同的绿色植物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光照1 h,再测其重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准确判定 A.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是29 ℃ B.光照的1 h时间内,第4组合成葡萄糖总量为2 mg C.光照的1 h时间内,第1、2、3组释放的氧气量相等 D.光照的1 h时间内,四组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
|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B.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H】,前者还原C2,后者还原O2 C.长期储存粮食和水果蔬菜都需要降低呼吸速率,但前者需要晒干,后者需要保鲜 D.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
|
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5mol/L的蔗糖溶液和0.4mol/L的KNO2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B、C分别代表细胞所处的溶液是 A.清水、KNO2、蔗糖溶液 B.KNO2、清水、蔗糖溶液 C.清水、蔗糖溶液、KNO2 D.蔗糖溶液、KNO2、清水
|
|
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都控制在37℃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D.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