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 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两种
|
|
|
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只发生了减数分裂,该过程一定发生基因突变 B.图乙中若其中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a,则另一极对应的染色体上可以是A或a C.上述三图所示的过程中,只会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图丙中若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该变异属于易位
|
|
|
对下列示意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该细胞失水过程中②内溶液的浓度高于①内溶液的浓度 B.对应图乙(b)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中的K+ C.图丙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3 D.图丁中的①是mRNA,该过程最终形成的②③④⑤具有不同的结构
|
|
|
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B.乙装置有色液滴不移,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 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对照实验
|
|
|
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再换用含15N的培养基,则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的有(不考虑变异)( ) A.0个 B.1个 C.2个 D.4个
|
|
|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图表示的是( )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
|
|
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B.用含3H标记的T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
|
|
如图曲线Ⅰ表示在最适温度、CO2浓度为0.03%条件下黄豆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环境条件,曲线变为Ⅱ.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与x点相比,y点暗反应速率不变 B.在y点时,升高温度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
|
|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B.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D.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
|
|
如图为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RN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B.图示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 C.在图中戊结构内,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CO2的阶段没有O2参加 D.X的分泌过程能发生在无甲、乙、丙、丁、戊等结构的原核细胞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