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效应器是指肌肉或腺体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
|
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
|
|
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液3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2中的氧气到达4被利用需要经过6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
|
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 B.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 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
|
|
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基因频率为( ) A.13.2% B.5% C.14% D.9.3%
|
|
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是( ) A.12.5% B.25% C.50% D.75%
|
|
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 D.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
关于害虫的抗药性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害虫的抗药性产生是由于害虫发生定向变异的结果 B.害虫的抗药性产生是由于农药使害虫产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C.害虫中有些个体本身就具有抗药性 D.害虫的抗药性是害虫为了适应环境的结果
|
|
下列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未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用mRNA为模板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 C.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