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是( )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 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
|
豌豆是二倍体植物,取自然状态下的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发生变异并发育至成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1进行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5:1 B.经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豌豆幼苗发生变异的原理相同 C.F1豌豆经低温诱导所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且这种变异可以镜检 D.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
|
下列有关生物科研史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温特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
|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B.使用粪便作肥料,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D.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植物体再利用 D.生产者一定是植物,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
|
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
|
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如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插花保鲜的时间长短受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作用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瓶插的七天时间内清水组的脱落酸的含量都是最高的
|
|
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幼鱼与浮游动物可能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B.幼鱼和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
|
|
下列科学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巴甫洛夫是近代消化生理学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和他的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证明了促胰液素的存在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无法根据CO2是否产生来判断其呼吸方式 D.科学家卡尔文用标记的二氧化碳供一种单细胞的绿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
|
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学致癌因子和物理致癌因子都可以诱发白血病 B.输入患者体内的异体骨髓相当于抗原物质 C.骨髓捐献者提供的有效成分是造血干细胞 D.骨髓移植后应设法增强病人免疫系统的功能,以防止病原体的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