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农业生态系统部分物质的循环过程,该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 B.蚕粪喂鱼、鱼粪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C.粪便、塘泥作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D.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量弱
|
|
江苏某水库现有沉水植物16种、浮游植物86种、浮游动物87种、底栖动物11种、鱼类43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水库拥有的多种生物构成了水库的生物多样性 B.该水库物质丰富度指水库中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C.调查该水库中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D.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
下图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在人体内含量较高,作用高效 B.寒冷及低血糖的刺激都可以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 C.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D.肾上腺素与靶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后进入细胞,直接参与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代谢
|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其放电频率随体温变化而改变,如下图所示,S点(曲线a与b的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分别表示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随下丘脑温度变化的曲线 B.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S点将右移,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导致体温升高 C.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高于正常值 D.体温持续偏低虽会降低体内酶的活性,但体温升高后可恢复,故对人体基本无害
|
|
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据其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注:“+”表示添加,“—”表示不加,“*”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表示无颜色变化。 A.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B.淀粉酶活性在40℃时比60℃时高 C.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还原糖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
|
下列关于人体中几种信息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可随血液运至全身,但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B.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可被相应的酶水解 D.淋巴因子可促进受刺激的B细胞全部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特异性抗体
|
|
甲硫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的G-C转换成A-T C.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嘌呤含量高于嘧啶 D.经EMS处理后,水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
|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个体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增大而增大 C.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
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表现型正常的居民中有66%的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下图为岛上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该家族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为血友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I-6的基因型为 C.若III-11与III-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2/3 D.III-11与该岛上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11%
|
|
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卡尔文用 B.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出已经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换因子” C.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能够产生吲哚乙酸使其向光弯曲生长 D.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