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斥资180亿美元耗时25年来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的入侵,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进口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在五大湖水域出现,并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图中曲线 符合“亚洲鲤鱼”初期疯狂增长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所描述的生物有 的倾向。 (2)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类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将种群数量控制在图中 点,而不能过度捕捞,原因是 。 (3)若图中曲线II可用于表示某地蟑螂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蟑螂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蟑螂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数量,请依据图提出更有效地控制措施 。
|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种群E的数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 。某研究性小组对该食物网中活动能力较强的物种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 法。 (2)本食物网中一共包括食物链 条,其中D和F的种间关系为 。 (3)图中能够固定太阳能的生物是 ,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其中 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
|
图示为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关激素,A、B表示相关结构。请回答问题: (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受到刺激会分泌① 激素,其作用是促进A 重吸收水,进而引起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刺激 产生渴觉,增加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通过分泌② ,作用于B使其分泌③ ,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④ ,从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 (3)当血液中激素④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 (填图中标号)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激素④的分泌减少,避免其在体内的含量过高,这说明激素的分泌存在着 机制。
|
|
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芽生长情况的影响,图乙为某植株的一段幼嫩枝条,请回答问题: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主要的合成部位是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 的特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利用生长素时应特别注意生长素的浓度。 (2)图乙中①、②两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对应图甲曲线上 点和 点。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种单方向的运输称为 。 (3)要使②处的芽萌动、加快生长,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
|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成分,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组成成分,但消费者可以加快物质循环 C.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成分提供最初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
|
下列关于池塘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B.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池塘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
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 D.在同一个牧场中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
|
|
图示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数量为200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 D.如果该种群为某种作物害虫,则在第5年防治最有效
|
|
图1、图2、和图3分别是与种群数量变化有关的三条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对应种群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容纳量的限制 B.图2对应的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图3对应的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少, D.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常用的调查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
|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而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B.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形式 C.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保持不变 D.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