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下列结果:(A+T)/(G+C)= 1,(A+G)/(T+C) =1,根据此结果,该样品( ) A.无法被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 B.可被确定为双链DNA C.无法被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链DNA D.可被确定为单链DNA
|
|
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 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依次是( ) A.50% 100% B.25% 50% C.25% 100% D.50% 50%
|
|
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α)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β)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 A.35% B.29% C.28% D.21%
|
|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能决定的是 ( ) ①DNA分子的多样性 ②DNA分子的特异性 ③遗传信息 ④密码子的排列顺序 ⑤DNA分子的稳定性 A.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
|
|
下列关于染色体和DNA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DNA均位于染色体上 ②染色体就是DNA ③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④染色体和DNA都是遗传物质 ⑤每条染色体上总是只含一个DNA分子 ⑥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⑦染色体和DNA都在间期复制并加倍 ⑧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和DNA都在间期复制、后期加倍 ⑨基因都位于DNA上,也都位于染色体上 A.③ B.②③⑤ C.①⑦⑨ D.④⑧⑨
|
|
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U和T的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周期为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成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b点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RNA B.d点时刻,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高值 C.c〜e阶段,细胞内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D.处于a〜e阶段的细胞数目较多
|
|
为了验证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可能是( ) A.S:培养时间过长 B.P:培养时间过长 C.P:搅拌不够充分 D.S:搅拌不够充分
|
|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的有机物。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
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 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 B.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可以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
|
—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分开研究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