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如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 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内流 D.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导致Cl-通道的开启
|
|
如图表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请据图分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若A、B、C分别是胰岛素、葡萄糖、多糖,则该细胞一定是肝细胞 C.若该细胞是垂体细胞,则A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强造成D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
|
|
垂体主要由前叶和后叶两部分组成,其中垂体后叶没有激素合成能力,它所释放的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如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结构,a〜f表示激素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中属于垂体后叶的是① B.血糖浓度高时,f的分泌会减少 C.③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可作为效应器的组成部分 D.若给动物饲喂含有大量c的食物,下丘脑合成并分泌a的量将增加
|
|
如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且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C.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②、④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
|
下列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③④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
|
|
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③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①属于血浆,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肝细胞中的C0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
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在人类试管受精(IVF)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研究使全球超10%不育症夫妇因此获益,迄今,因IVF技术400多万人得以诞生。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条件下, 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产生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进入输卵管,准备与精子受精。当在 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说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 (2)1951年,爱德华兹发现 可以促进成熟雌鼠排卵,这为IVF技术的第一步奠定了理论基础。经过系统研究,爱德华兹终于成功将卵母细胞与 后的精子在试管 (3)在爱德华兹的引领下,对IVF技术的研究有许多新发现。比如可通过显微注射法将单个精子注入 期的卵母细胞内,以提高受精率;也可对早期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如 (4)试管婴儿的形成,除IVF技术之外,涉及到的胚胎工程技术还有 。
|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花药离体培养的研究发展迅速,据记载,现在已经有250多种高等植物的花药培养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子植物的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__________等阶段。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__________与___________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_________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 (2)接种前,通常要将花蕾进行消毒,常用体积分数为______和质量分数为0.1%氯化汞溶液。 (3)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使用顺序和用量会影响到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例如,为了有利于细胞分裂而不分化,两种激素的使用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粉植株产生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花粉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另一种是形成_______________。
|
|
有三个通过不同途径得到的纯种白花矮牵牛花品系,将它们相互杂交,得到如下结果。请回答(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
(1)结合杂交实验1、2、3,这种矮牵牛花的花色性状不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知,该牵牛花的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 , 且至少由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1红花的基因型为 。(答题时请依次使用基因A,a,B,b,C,c......等) (3)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杂交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杂交实验3的亲本基因型的组合类型可能是 。
|
||||||||||||||||||||||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下面左图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右图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回答问题: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______kg。 (3)由于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导致群落的________下降,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用于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_________(蓝藻、绿藻),理由是_____________。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