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 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 (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_______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__________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而增大。本实验中, 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__________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__________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 (4)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__________,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
|
|
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
|
如图所示曲线甲、乙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A、B、C、D是相对的四个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C点的浓度为植物茎向光侧的浓度,则背光侧的浓度应大于2m B.AD段说明生长素作用的特点具有两重性 C.若甲、乙分别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幼嫩植物和成熟植物的影响,则乙曲线的顶点应该低于甲曲线的顶点 D.除草剂的作用原理可用图中A点表示
|
|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均产生新基因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捕食或竞争来实现的 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
|
|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核孔控制着细胞核内外某些物质的进出,且核内外的信息交流是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D.tRNA在细胞内有61种,其中的反密码子也代表遗传信息
|
|
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选取菠菜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状态 C.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 D.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
|
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但与环境无关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和 C.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均发生变化 D.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
经调查发现,某家族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依次为A、a和B、b),遗传系谱图如图1所示。科研机构对该家族中的部分个体进行了这两对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如图2所示,四种条带各代表一种基因。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 (2)Ⅱ5的基因型是 ,Ⅰ1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Ⅲ1为纯合子的几率是 。 (3)电泳带谱中,条带1代表的是基因 ,若对I4进行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含有条带的情况是 (用条带序号回答)。 (4)若对Ⅰ4进行基因的凝胶电泳分离,所得带谱含有三条条带;且已知自然人群中,男性不患乙病的几率为81%,则Ⅱ1与Ⅱ2生下甲、乙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是 。
|
|
某科研人员利用番茄为实验材料来验证一种与生长素类似的生长调节剂——光合促进剂的生理作用,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同且长势良好的番茄若干株、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适宜浓度的光合促进剂、蒸馏水、尺、天平等。 (1)实验步骤:(请补充完善) 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且长势良好的番茄若干株,随机均分为A、B、C、D、E、F六组。 第二步:对A、D两组喷洒适量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B、E两组喷洒对C、 F两组喷洒 。对C、F两组喷洒 。 第三步:将六组番茄放置于 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六组番茄的叶片颜色,测量并计算每组番茄的 ,待成熟后计算每组座果数量,称量并计算单果重量的平均值。 (2)实验结果如下表。 ①该实验中,因变量有 个。设置A、D两组相同实验的目的是 。 ②据表中叶色情况分析推断:光合促进剂增加番茄产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 (物质)的合成,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进而提高果实产量。据表中数据分析可证明:光合促进剂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的生理作用,如:促进生长、 。 ③若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光合促进剂浓度为a,则当光合促进剂的浓度小于a时,番茄产量 (填“会”、“不会”、“不一定”)降低。
|
|
下图1为人工创建的一个简易生态农场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农田中经常发生虫害,若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 。 (2)实际种植中,通常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3)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 条食物链构成,分解者主要存在于 和蘑菇房中。 (4)经调查,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5KJ)如下表。 据上表分析可知,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为 。人从该系统中获取的能量是 。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