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
|
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4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来源:学,科
|
|
(2016春•绵阳校级月考)下面是有关生态关系的问题. (1)如图1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①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 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的生物可增重 Kg. (2)图2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在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寻找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类所占的比例(%). ①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种,它们中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 . ②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生物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 成为优势种.
|
|
(2015秋•绵阳期末)图甲为横放的植株,图乙和图丙为横放后1~4处生长素浓度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图丁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幼苗根尖或者芽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 向形态学下端移动,通常出现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受到单方向刺激后导致生长素 ,进而出现弯曲生长. (2)图甲幼苗横放后,1、2处起始浓度变化为图 (填“乙”或“丙”)对应的曲线,图乙中C对应的浓度比图丙中D对应的浓度要低的原因是 . (3)从图丁曲线分析, 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这种激素对果实的作用效果是促进果实的 . (4)结合图丁曲线及激素作用分析,细胞分裂素先增加,赤霉素后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
|
|
(2016春•绵阳校级月考)图甲示反射弧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e、c、b和a共同组成 .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_. (3)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叫 .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 (4)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 ;刺激b处,肌肉 .
|
|
(2013秋•高台县校级期末)下图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下列标号的细胞名称:① ,④ . (2)Ⅰ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是 , , , . (3)当用同一抗原刺激⑤时,⑤就会 形成大量的 ,产生更强的 . (4)若切除某小狗的胸腺,则其免疫状况是 .
|
|
(2016春•绵阳校级月考)如图为小麦的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 (1)图中A→B→C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这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是 . (2)C、F方法用的是同一种药剂其作用原理是 . (3)由G→J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 、 .
|
|
(2014•坡头区校级模拟)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畸变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
|
(2015春•兖州市期中)如图表示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①表示Na+、Cl﹣、葡萄糖等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
|
(2012秋•广州期中)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 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