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下列关于生物教材中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用电子显微镜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C. 酒精在脂肪鉴定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D. 用斐林试剂检测某组织样液,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含有葡萄糖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调査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B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査植物种群的密度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査时,标记物的脱落,将会导致调査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人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

 

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迁出率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D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值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D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B溶菌酶杀灭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防御功能异常的生理现象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某成年人从25 ℃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甲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促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

 

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1不参与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Na+从红细胞外运人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29448/62980) 首页 上一页 29443 29444 29445 29446 29447 29448 29449 29450 29451 29452 2945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