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下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2)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通过______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3)血液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如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大量增加,通过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___的调节,使皮肤的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使汗腺的分泌增多,从而维持了体温的相对稳定。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③增多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改善小麦的遗传性状是广大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培育矮秆抗病品种,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杂交得F1, F1自交得F2,F2中矮秆抗病类型出现的比例是_______。选F2矮秆抗病类型连续自交、筛选,直至____________,可获得纯种矮秆抗病类型。

(2)要在短时间内获得上述矮秆抗病品种,可选(填字母)__________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的F环节常采用_______________技术。

(3)欲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应选择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途径表示的技术手段最为可行。

 

填写下面有关遗传和生物进化原理的关系图

(1)下列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表示___________过程;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西葫芦的果皮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T与t)控制,其中白、绿、黄色三种色素在果皮细胞内的转化途径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根据上图可知,黄果皮西葫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型为BBtt的西葫芦与纯合的黄果皮西葫芦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讲,F2的性状及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发现在某个黄果皮西葫芦果皮上长有一块白斑,如果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发生突变的是哪个基因?________,并可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处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

B. 乙图②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①点时更大

C. 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⑤点

D. 丙图曲线处于④点时,甲图a处正处于极化状态

 

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有关选项中正确的是

A. 静息状态时甲图中④处上侧是正电位,下侧是负电位

B. 图甲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像,刺激b肌肉收缩,但不属于反射

C. 图甲中结构②都分布在突触小体中为③中物质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D. 图乙中的X所示为传入神经元,其右侧结构d可以产生感觉

 

下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 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B. 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 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D. 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下列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C5和CO2反应生成C3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相应的酶水解 

⑤碳酸钠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氢钠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 ②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⑥

 

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 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 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毛细血管壁;红细胞;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肌肉细胞缺氧时,pH会升高,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pH会维持相对稳定

B. 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C. ②中的氧气到达需要经过4层膜,处的氧气浓度高于

D. ③相比,中含有蛋白质而中不含蛋白质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23102/62980) 首页 上一页 23097 23098 23099 23100 23101 23102 23103 23104 23105 23106 2310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