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和氧    ④Na+        ⑤血浆蛋白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⑤

 

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细胞内液构成了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构成了内环境

C内环境稳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 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 血浆渗透压降低

B. 抗利尿激素增加

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劣质奶粉中常添加麦芽糊精等成分。由于含有大量糖类物质,而蛋白质含量低,婴儿虽然喜欢吃却得不到足够的蛋白质营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劣质奶粉中含有大量还原糖,如果用斐林试剂鉴定,预计水浴加热过程中试管内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价奶粉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标准是看____________的种类和含量。赖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一旦缺乏就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赖氨酸是否也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呢?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请补充并完善他们的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2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正常幼年大鼠、分装在不同试剂瓶中的20种氨基酸、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秤、天平等。

实验原理:必需氨基酸是动物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当动物缺乏必需氨基酸时,会影响体内蛋白质合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或减轻。

实验方案:

①配食: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适宜的20种氨基酸,配制成食物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成食物B。

②分组:将20只大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称量其体重。

③饲喂:甲组每天饲喂适量的食物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测:分别测量甲乙组大鼠的体重,计算体重增加量。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①若两组大鼠营养状况和体重基本相同

赖氨酸不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赖氨酸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华北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用含有各种植物必需元素的培养液培养)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方法步骤:

(1)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相应的缺镁培养液和_____________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 B、C。

(2)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三种培养液中。

(3)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4)结果预测和分析:

____________缸内的苹果幼苗正常生长。

②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没有,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④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缺锌都有关。

⑤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8分)

(1)图④可能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⑥P点后物质运输速率受到限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曲线可知与动作电位形成时Na+内流相符的曲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表示02进入细胞的曲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表示物质最大运输速率与载体数量肯定无关的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物质X进出细胞的方式时,发现与曲线③和⑥相符。则物质X进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

 

如图为不同浓度Cu2+对小白菜细胞膜通透性、还原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该图可为蔬菜安全种植以及重金属污染的科学诊断提供理论依据。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1)铜元素是植物体生命中必需的____________(填“大量”或“微量”)元素之一。

(2)细胞膜通透性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白菜细胞受到铜离子胁迫的原因可能是铜与细胞膜蛋白的一SH结合或与磷脂双分子层反应,造成膜蛋白和磷脂结构改变,使膜的____________(生理特性)受到影响。

(4)植物细胞中的还原糖有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原理对小白菜叶片内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准确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证实,重金属被吸收的瞬间就会影响根的伸长,这是因为重金属能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根尖细胞的分裂,从而严重影响根的生长。

 

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液体:清水、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蛋白酶溶液。某同学用三氯乙酸(一种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试剂,蛋白质变性后,溶液变混油)和碘液准确地鉴别出这四瓶液体,其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做出的正确判断是

实验步骤

现 象

分别取四种样品各1mL置于四只试管中,滴加碘液3-4滴后,观察

 

不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分别取四种样品各lmL加入四支试管中,滴加二氯乙酸 3〜4滴后,观察

混浊

无变化

混浊

无变化

取①号和④号样品各1mL混合,37℃保温10min,加碘液3〜4滴后变蓝;再取③号和④号样品各1mL混合,37℃保温10min,加碘液3〜4滴后不变蓝

 

 

A. ①是清水、②是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溶液、③是蛋白酶溶液、④是淀粉酶溶液

B. ①是淀粉酶溶液、②是清水、③是蛋白酶溶液、④是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溶液

C. ①是淀粉酶溶液、②是蛋白酶溶液、③是清水、④是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溶液

D. ①是蛋白酶溶液、②是清水、③是淀粉酶溶液、④是质量分数为5%的淀粉溶液

 

下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有机化合物,X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Y、Z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ATP

B. 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Y有关

C. 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 细胞膜上的Z是可以运动的,而Y是静止的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22919/62980) 首页 上一页 22914 22915 22916 22917 22918 22919 22920 22921 22922 22923 2292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