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激素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幼年时期缺乏激素②会患上的病症是____________。 (2)在寒冷环境中,图1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相互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作用。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当人刚进食一段时间内,c激素的分泌将会________,促使血糖含量____________,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4)由图2可知,人体各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分子进行联系的,体现人体内环境稳态的____________调节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
|
|
|
金鱼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研究金鱼草花色的遗传机制,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将2株白花杂交,得到的F1均为白花,F1自交,统计F2代花色,有一半(P1)自交后代均为白花:红花=5:1,另外一半(P2)植株自交后代均为白花; 实验二:F2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白花=2:1; 实验三:F2中白花植株(P1的子代)自交,有40%的白花后代白花=红花=5:1,其他白花的后代均为白花。 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相关基因依次用A、a、B、b……表示)。 (1)根据实验一可知,Fl白花有____________种基因型。 (2)为了确定花色遗传基因的对数,取Fl中自交后代均为白花:红花=5:1的白花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然后在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长成的植株均开白花;取Fl中自交后代均为白花的白花花药进行同样处理,后代依然开白花,但开白花的数量为前者的2倍;据此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中红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l中白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4)红花植株与亲代白花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5)为选育更多红花植株,可选择的杂交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__。
|
|
|
有两种植物,一种在强光下生长,一种在阴蔽处生长。从这两种植物上各取数量相等状态相似的若干叶片,分别放在两个密闭的透明盒子中。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表: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阴蔽处生长的叶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600[μmol光子/(m2•s)]时,可推知叶片A放氧速率主要受___________限制;此时,叶肉细胞产生C02的场所是___________。 (3)若绘制A、B两叶片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大约在175[μmol光子/(m2•s)]时两条曲线相交,此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照强度为500[μmol光子/(m2•s)]时,叶片B的真正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μmolO2/(m2•s)], 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放氧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
|
回忆教材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肌细胞内的肌实体是由大量变形的_____________组成,它与肌细胞的收缩特点相适应。 (2)性状分离是指_____________的现象。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4)在基因工程中,两种来源不同的DNA用_____________后,末端可以相互黏合,但是,这种黏合只能使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需要靠_____________来“缝合”。 (5)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叫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统称为“靶(Target)”,那么,甲状腺激素的“靶”是_____________,促甲状腺激素的“靶”是_____________。
|
|
|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B. 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不可能为零 C. 该种群年龄结构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化 D.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密度
|
|
|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Ⅲ7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Ⅰ1 B.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C.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D. 若Ⅲ2与Ⅲ7结婚,生一个患乙病男孩的几率为1/6
|
|
|
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
|
|
下图为某种动物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2。现用一只显性雄性个体与多只隐性雌性个体杂交,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 Ⅱ—2上 B. 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C. 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上 D. 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
|
|
将某雄性动物细胞的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染色体数2N)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B.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C.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一定为1/2 D.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一定为1
|
|
|
如图表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过程①、③、⑤一般发生于烟草花叶病毒的体内 B. 图1过程①〜⑤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C. 图2过程只发生在可增殖的细胞,复制起点A先于B复制 D. 图2、图3过程均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