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知玉米籽粒的颜色分为有色和无色两种。现将一个有色籽粒发育成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中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例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 ) A. 测交后代中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 玉米的有色、无色籽粒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玉米的有色、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 测交后代中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
|
|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
|
食物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队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A.
|
|
|
果蝇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残翅果蝇和纯种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长翅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的比例为 () A.1∶1 B.2∶1 C.3∶1 D.8∶1
|
|
|
菜豆是自花受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之后,海岛上开有色花的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的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 A. 3∶1 B. 15∶7 C. 9∶7 D. 15∶9
|
|
|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 )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中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成对的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遗传因子表达的机会相等 A. ①②⑤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
|
|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区分女娄菜披针型叶和狭披针型叶的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
|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孟德尔的假说内容
|
|
|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 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 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 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
|
|
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甲、乙小桶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 B. 从小桶中抓取小球的过程模拟了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 C. 甲、乙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且两箱子中小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D. 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