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题

下列一对亲本杂交的实验中,能判定紫花和白花显隐关系的是

紫花×紫花——紫花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紫花×白花——紫花

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  B.  C.  D.

 

有位同学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

A. 小桶内用球的大小代表显隐性,大球代表D,小球代表d

B. 每次抓出的两个球统计后放在一边,全部抓完后再放回小桶重新开始

C. 桶内两种球的数量必须相等,即标记D、d的小球数目必须为1∶1

D. 连续抓取了3次DD组合,应舍去2次,只统计1次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

A. 9∶3∶3∶1    B. 1∶1∶1∶1

C. 4∶2∶2∶1    D. 3∶1∶3∶1

 

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

A. 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B. 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说→归纳结论

C.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总结

D. 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归纳综合

 

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

B. 两大遗传定律的提出过程均使用了假说—演绎法

C. 病毒和原核生物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真核生物的遗传未必遵循

D. 两大遗传定律的提出与孟德尔所选的实验材料有密切联系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曲线F3Aa基因型频率为0.4

B. 曲线F2Aa基因型频率为0.4

C. 曲线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 曲线的各子代间A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某种群中,若已知雌配子中A:a=3:7,雄配子中A:a=4:6,则后代中显性个体出现的概率是(    )

A. 3/4 B. 29/50 C. 6/50 D. 23/100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 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 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 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下面是某人群中耳垂遗传情况调查结果。据此可以判断(     )

 

双亲均无耳垂①

仅父亲有耳垂②

仅母亲有耳垂③

双亲有耳垂④

子女性别

有耳垂

0

0

98

114

102

113

254

257

无耳垂

112

109

56

57

55

57

76

73

 

 

A. 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B. 有、无耳垂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 依据第①组结果可以推测有耳垂属于显性性状

D. 第②组中所有父亲均为杂合子

 

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所有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所有红色的牵牛花随机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交配,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

A. 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B. 红色:粉红色:白色=3:3:1

C. 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D. 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共629798条记录 当前(10804/62980) 首页 上一页 10799 10800 10801 10802 10803 10804 10805 10806 10807 10808 1080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