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吸收了 A.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B.佛教禅宗“心外无佛”思想 C.朱熹“理先气后”思想 D.二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的思想
|
|
宋朝是我国儒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表述符合宋朝儒学发展状况的是 A、开始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B、形成了理学 C、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D、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
|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
|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①社会发生巨变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④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
《史记?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获胜。 材料二 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
请回答: (1) 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2分)
(2)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6分)
(3)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2分)
|
||||||||||||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夸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1796年,64岁的华盛顿在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时激流勇退,辞官回家,不当终生总统。 材料二
图1. 1804年罗马教皇为拿破仑加冕; 图2. 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请回答: (1)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于当“国王”或“皇帝”采取了怎样的做法?(2分)
(2)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4分)
(3)材料二(图2)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概述法典的历史地位?(4分)
(4)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法国有何影响?(4分)
(5)综上所述,华盛顿与拿破仑对本国历史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分)
|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帝说 :“今天下大小事物,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清)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材料三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英]《权利法案》(1689年)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2分)
(2)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4分)
(3)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维护统一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3分)
(4)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所带来的不同影响。(4分)
|
|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浩瀚长河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据此回答第29——30题。 1.下列有关右图所反映的问题表述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倡导并直接参与了原子弹的研究 B.爱因斯坦认识到核战争的极端危害性 C.爱因斯坦预见到了未来的核战争 D.爱因斯坦的理论研究成为打开核能源理论的金钥匙 2.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是起于下列哪一些科技文献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