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要有备用货款以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这表明( )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 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惟一途径 ③金融资本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④垄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 |
|
某同学正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4、 |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23、 |
|
布罗代尔写道:“英国农村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直到19世纪初为止,它成功养活城市与工业居民点……英国农村形成国内市场的主体,而国内市场是正在起步的英国工业首先与天然的销售场所。”以下阐释与布罗代尔的这一历史叙述不吻合的是( ) A、英国工业化的天然市场只是在英国农村 B、圈地运动的进行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C、农业的发展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D、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是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条件 22、 |
|
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 |
|
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其本国资本原始积累 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20、 |
|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这说明( )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19、 |
|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针盘”在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加速了文化进程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工业革命 18、 |
|
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B、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17、 |
|||||||||||||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帮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泊纵横。”这一现象反应的实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列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 B、中国对外贸易繁荣 C、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