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冯梦龙编著的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③包办婚姻逐渐废除 ④政府鼓励商业活动 A.①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
|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中西科技发明对比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
|||||||||||||||||||||||||||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儒家学说里包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等著名的观点,这两段话是哪两位思想家最早提出的?(2分) 2.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直到西汉武帝统治时期才确立其正统地位。当时,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1分)这个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采纳?(2分)最终动摇封建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3.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怎样的新发展?(1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4.明末清初出现了三位思想家,他们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分)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
——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 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形成怎样的局面?(1分)指出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途径及根本原因。(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请写出时间(1分)对此美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为什么两次大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2分) 3.在材料三所列的国际经济组织中,以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为目的的组织是哪一个?叫什么名称(2分)中国何时通过什么会议加入该组织?(2分)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
材料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1分)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此原则下,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2分) 2.材料二的照片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1分)此事有何重大意义?(2分)第二年,我国在外交方面又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分) 【小题3 】根据材料三,列举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2分)
|
|
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材料,下列作品属于现代派的是 A.毕加索《自画像》 B.莫奈《自画像》 C. 凡高《自画像》 D.塞尚《自画像》
|
|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 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 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
|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诸多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改良蒸汽机的问世 B.海外市场的扩大 C.生产技术的积累 D.资本的增多
|
|
在历史研讨课上,老师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逐渐形成。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航海家的探险精神 B.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 资本主义的发展
|
|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中,源于德国的是 A.古典政治经济学 B.人文主义 C.古典哲学 D.空想社会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