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民主制下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执政官 D.陪审法庭
|
|
下列哪一文件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
|
2006年中央电视台组织了“红色之旅”活动。他们从江西出发,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将到达陕北。这一活动为了纪念 A.武昌起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延安保卫战
|
|
秦王赢政一统天下后,认为原先的王号不足以“称成功,传万世”。特更名号为 A.泰皇 B.秦王 C.始皇帝 D.郡王
|
|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周朝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
|
|
清明将至,国人都要祭祖或给祖先扫墓,中华民族这种尊祖敬宗的习俗源自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
|
观察下表,在西周时期,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4分)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 (3)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2分)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
|
|
(16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对本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必须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货币流通,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引自《列宁全集》42卷 材料三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傅任敢译《全国产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二中的“再后退”退到了什么地步?(2分)“后退”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2分) (4)依据以上三则材料,指出苏、美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各有何特点?(4分)
|
|
(8分)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张旭《古诗四帖》 图二 颜真卿书法
图三 明人《江城送别图》
图四 明清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 (1)图一、图二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属何种书法字体?(2分) (2)图三属于中国画哪一画种?(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主要的艺术特点。(2分) (3)依据图四,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1分)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