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努力,最终在2001

年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那么,中国政府积极努力加入WTO的主要原因是

A.此举符合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B.此举符合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要求

C.此举有利于防止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D.此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俄国过渡时

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D.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

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

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

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

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

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的思想主张

A.民权主义思想                             B.民族革命思想

C.社会革命思想                             D.发展实业计划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

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

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南宋学者金履祥说:“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

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私哉?”。以下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陆九渊        B.顾炎武        C.王守仁        D. 黄宗羲

 

赵翼在《论诗》中写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

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

A.唐诗和宋词     B. 国风和汉赋     C.楚辞和汉赋    D.国风和离骚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

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

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其措施之一是废除人民

公社体制。那么,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国先后存在约

A、10多年                             B、20多年

C、30多年                             D、40多年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62190/68464) 首页 上一页 62185 62186 62187 62188 62189 62190 62191 62192 62193 62194 6219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