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唐代张九龄担任宰相时有条用人原则“不历州县不拟(拟定为)台省(中央部门官员)”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这一原则

A.杜绝了以门第选官的现象

B.符合唐朝中央制定政策的流程

C.体现了科举制选官的特性

D.有利于提高唐朝官员的素质

 

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该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茧壳,有学者通过鉴定认为它是家蚕茧。经过现场的认真清理,却并未发现第二颗。这一蚕茧

A.证明丝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B.说明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蚕丝

C.说明当时可能有人工育蚕

D.是一个孤证,并无史料价值

 

(1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及签订集体合同事宜。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材料二  1933年5月1 7日,工业复兴法案提交国会。众议院仅作了个别补充,便在一个星期后以325票对76票通过了该议案,虽然个别议员对法案的卡特尔化(注:垄断性企业联合)倾向不满意,而更多的一些议员则不喜欢法案赋予总统和行政当局的独裁式的发放许可证的权力。……6月1 3日,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参议院终于以46票比39,票的接近票数通过,法案立即被送交总统签署。   

1935年5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谢克特兄弟家禽公司诉合众国”案中,以全体一致的判决,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从而宣判了该法的死刑。

——胡国成《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复兴工业的主要措施,(4分)它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发生什么新变化?(3分)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罗斯福签署《工业复兴法》的目的,(3分)而罗斯福力排众议敦促国会通过该法案则表明美国传统的行政权有何新变化?(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最高法院“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的可能性理由有哪些?(4分)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由他来祭天,祭祀天上的神和地上的神。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深入人心,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从而减低了法律的严酷冷峻,增加了人情味。……除了惩治罪恶,中国法律还褒扬善行。   

注:在1 8世纪的法语中,“哲学家"一词含义大体上是贤能的智者,并不一亭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哲学有专门研究的学者。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没有强大的教会能与皇帝抗衡,恰恰相反,宗教势力往往需要皇帝的支持,所以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这就是说,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因此结论只能是:“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以上材料均出自许明龙著《欧洲1 8世纪“中国热”》

(1)在伏尔泰看来,古代中国政治具有哪些特征?(4分)

(2)与伏尔泰相比,在中国君主权威和法律效力关系上孟德斯鸠的观点有何不同?(6分)孟德斯鸠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什么?(2分)   

 

(1 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它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它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虚弱之时,它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90年代)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1)列举20世纪50至80年代中国在冷战格局中外交政策“随机应变”的相关史实。(6分)

(2)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有关史实,简要评述材料中亨廷顿“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这一观点。(6分)   

 

亚太经合组织(APEC)自1989年成立以来,成员经济体平均实施关税降低超过l0个百

分点,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A.积极地推动区域内部的自由贸易

B.把对抗欧盟作为该组织的重要任务

C.建立了统一的亚太区域市场体系 

D.完全消除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图是美国《纽约时报》公布“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比例变化情况。其变化的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结束

C.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1947年3月l2日美国总统致国会的咨文:“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促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为此,美国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推行杜鲁门主义

C.组建北约集团      D.实行“星球大战计划”

 

“耐泼曼”是20世纪初期出现在俄罗斯的一个新现象,它指“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的农民和新商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苏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54516/68464) 首页 上一页 54511 54512 54513 54514 54515 54516 54517 54518 54519 54520 5452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