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以下是古代东方各文明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文化成就,其中搭配错误的是(  

A.苏美尔人王国-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B.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汉穆拉比法典》

C.古代中国-黄河与长江流域-青铜器

D.古代印度-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佛教

 

材料:徐继畲(1795—1873)是晚清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鸦片战争中在福建漳州前线奋勇抗英。1842年擢广东按察使,向英国传教士了解外情。1843年迁福建布政使,办理开放厦门、福州两口通商通行事宜。1848年徐继畲著成介绍西方史地名著《瀛寰志略》,关于华盛顿和美国,曾说:“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骚骚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1867年任同文馆事务大臣,他从英国朋友处获悉日本勇猛学习西方,遂推出激进的同文馆改革计划,企图培养学兼中西的高级官员,对内外大臣大换班,以自强图存,因倭仁等守旧派的阻挠,变法失败。

——摘编自任复兴著《徐继畲及其<瀛寰志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继畲超越同时代清朝官员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徐继畲学习西方的作用。

 

材料:筹建联合国的会议总览

满分5 manfen5.com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筹建联合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联合国的建立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宪法修正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修正宪法的影响。

 

材料: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出现了一些改革,其目的在于消除工业化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工厂作坊里的童工所遭受到的剥削。除了俄国与巴尔干国家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制定法律规定劳动时间、劳动条件与保护工人的安全条例。然而。童工并未完全消失。许多工人仍然工作在不卫生而且往往很危险的条件下,工作日往往超过10小时。在大不列颠、法国和德国,改革者们奋力斗争,争取地产国有化,争取国家对住房实行监督,争取起草城市建设条例等。1880年后,德国首先通过社会法案,实行老年与疾病的义务保险制。在大部分西欧国家,越来越多的欧洲人认为政府有责任关心公民的社会福利,然而,退休金与健康保险只能提供极为有限的保护。到了19世纪末期,妇女的平均寿命增长了,而生育及抚养孩子的时间缩短了。妇女的地位在法律上有所改善。在英国,已婚妇女从此享有财产权。新的办公室职业(秘书、电话接线员)、发展起来的大商店(售货员)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取得了各种职业所必须的才能。

——摘编自阿尔德伯特[法]、德尼兹•加亚尔[英]等著《欧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背景。

 

材料: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见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一: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政府后,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重新确 立了以明朝为宗主国的地区安全合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凡是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的国  家,都须经过明朝的认可与册封,发生王位更替时,也要经过明王朝的许可,新王也须得到明朝的册封,这也被藩属国视作其政权合法性的标志。在这种宗藩关系下,明朝与藩属国之间,虽然名义上是君臣关系,但实际上对藩属国的内政并不干预,即使藩属国之间发生王位争夺的政变,明朝也很少出兵,而仅仅是对篡夺王位者予以道义上的谴责,或者积极从中斡旋。一般情况下。新的国王也会主动与明朝缓和关系,尽量争取明朝的册封和认可,这也是其寻求合法性与巩固权力所必需的。由此可见,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殖民侵略,对于这一点,即使是西方学者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如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就指出,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是一种侵略性的帝国主义”。而是“表现出传统的‘文化主义”’。

——摘编自张献忠《略论中华文明没有侵略和称霸的基因》

材料二: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

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摘编自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宗藩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地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大国之路不同走向的主要因素。

 

劳斯莱斯公司CEO约翰.罗斯于90年代曾说:“10年前公司98%的技术研究工作是在英国完成的,而现在这个比例不足40%,很多工作是在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完成的。”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B.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动力

C.企业的产业链逐渐分化D.信息技术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1873年德意志帝国为对付日益发展的工人运动,俾斯麦提出新闻出版法草案,帝国议会没有通过。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议会(   )

A.成为民主力量的阵地B.实现了对行政权的制约

C.代表了工人阶级利益D.反对实行新闻出版自由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9243/68464) 首页 上一页 49238 49239 49240 49241 49242 49243 49244 49245 49246 49247 4924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