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宋代的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却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8世纪至13世纪的经济发展确实也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当时出现的一些社会类型,蕴含了许多现代都市文明的特点并一直持续到19世纪,故我们不妨称之为一种“前现代社会”。……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材料四钱钟书曾说: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请回答: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l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的观点?说明理由。

(2)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3)材料四中两位学者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这与“宋代是个‘积贫积弱’时期”的观点并不矛盾,请说明理由。

 

《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A. 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B. 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C. 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D. 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对于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1820—1870年主要西方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A. 广阔的殖民地和工业革命是英国占比重最大的主要原因

B. 美国在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

C. 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促进了德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该经济政策

A. 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    B. 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支持

C. 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    D. 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 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 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所谓商业革命的表现是(     )

市场流通的商品种类、数量大幅增加

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

商业经营的方式改变

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     )

A. 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 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C.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D. 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又有新认识。下列用词排列正确反映了上述三种观点的是

A. 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B. 文明相遇;发现;侵犯

C. 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D. 发现;文明相遇;侵犯

 

读图,图片记载的是一份关于盐井开采的盐业契约。由此可知当时(   )

A. 盐业专营制度已被彻底打破    B. 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迅速发展

C. 出现了部分近代经济的特征    D. 官营企业主动吸纳民间资本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1549/68464) 首页 上一页 41544 41545 41546 41547 41548 41549 41550 41551 41552 41553 41554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