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在当时的秦国

A. 道家思想成为主流

B. 法家思想备受推崇

C. 儒家思想没有市场

D. 墨家思想渐趋没落

 

《吴子·料敌》中记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这表明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①秦国君主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

②政治严明,赏罚必信

③秦国国君雄才大略

④秦人尚武精神浓厚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诗经》中曾提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了战国时期,孟子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私田的数量开始超过公田

B. 公田依旧占据国家经济主导地位

C. 土地私有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

D. 井田制已经被土地私有制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繁荣景象,多个学派陆续出现,百家争鸣。其中,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多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的是

A. 法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 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 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C. 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 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从个人品行的视角评价,有失偏颇

B. 以主观情感评价,忽视对实效的考察

C. 从生平事迹评价,基本上符合史实

D. 立足于道德评价,有明显的主观性

 

“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哪个阶层的利益

A. 新兴地主

B. 立功将士

C. 没落贵族

D. 富裕农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垣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录》

材料二

他们(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话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火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1)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新”在何处?它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哪些理论?它在政治经济两方面“为老百姓带来的体现福祉”的体现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启蒙剧作家博马舍写出了世界名剧《费加罗的婚礼》。为避免当局的查禁,该剧以西班牙为北景,实际影射法国。剧中主人公费加罗是个仆人,机智乐观,常与贵族老爷斗智并取得胜利。当他与女仆苏珊娜恋爱时,他的主人伯爵老爷百般阻挠,但都被费加罗挫败。于是,费加罗说了下面一段独白:

“因为您是个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您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使过一点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呢,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之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智慧与才能,就足够统治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敢跟我来争夺果实!”

——《法国文学史》

请回答:

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写一篇评论短文。(注意:短文中应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剧中人的身份象征、费加罗独白的思想含义。

 

荷马史诗《奥德赛》传唱,奥德修斯致敬阿基琉斯的亡魂,“生时我们敬你如神明,死后你又威武地统治着众亡灵”,亡魂答:“我宁愿为他人耕种田地,被雇受役使,纵然他无祖传地产,家财微薄度日难,也不想统治即使所有故去者的亡灵。”这反映出

A.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B. 灵魂的终极归宿备受关注

C. 艰苦朴素的生活能净化灵魂

D. 荷马史诗宣扬人性高于理性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7601/68464) 首页 上一页 27596 27597 27598 27599 27600 27601 27602 27603 27604 27605 2760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