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东晋时,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是。

A. 代国

B. 魏国

C. 北魏

D. 前秦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共同反映了。

A. 鲜卑政权的封建化

B. 北方社会经济的繁荣

C. 北方的民族融合趋势

D. 门阀士族的腐朽生活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B. 掌握最高权力

C.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D. 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

B. 鲜卑贵族占领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C. 汉族人民学习了鲜卑族的游牧经验

D. “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亿亩

6,600余万

清前期

10亿亩

4.1亿

 

 

——《财政问题研究》

材料二哈特威尔认为,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几乎无视第三产业在英国十八和十九世纪增长中的重要地位……。服务业的膨胀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同样不成问题的是,运输业在发展,商业在分化;店铺数量不断增多,并且日益专业化;企业的规模不断在扩大,虽然在总体上还不算太大,企业的机构逐渐官僚化,人员的职守在更新或增多:经办、会、稽查、统计、代理等;银行原来的人员确实少的可怜,现在已经迅速变得很多。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三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它以TCP/IP网络协议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理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它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通信网络集合体,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集各个部门、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从而构成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经济的什么状况?这种状况能否一直延续下去?其根本原因何在?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不得摘抄原文),并说明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其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什么特征?

(4)综合以上三段材料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

 

据史书记载,达·芬奇留下了蒸汽开动大炮的图样;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工业革命中,为蒸汽机的应用开拓了新领域的有

①富尔顿②史蒂芬孙③法拉第④爱迪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互联网实际上是把人与人联结在一起了,另外一个是把人与信息联结在一起了。因为这两个联结实际上大大提升了我们讲的那个信息的一个传播的效率,创造了效率。”由材料可知,互联网

A. 推动了人们直接交往的加快

B. 有利于鉴别信息的正确性

C. 彻底消除了人类社会间隔阂

D. 加速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B. 军事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第一动力

C. 科技的进步加剧了战争的破坏性    D. 战争促进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发明

 

曾有一项关于“如果离开互联网”的调查显示,有35.8%的人认为自己将“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玩游戏、收邮件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上述材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

A. 推动了人们工作效率的提高    B.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C. 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D. 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曾有一项关于“如果离开互联网”的调查显示,有35.8%的人认为自己将“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玩游戏、收邮件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上述材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

A. 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B. 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C. 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D. 没有任何影响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7597/68464) 首页 上一页 27592 27593 27594 27595 27596 27597 27598 27599 27600 27601 2760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