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杂剧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 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 文化政策适应官方的治国理念

C.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 市民文化冲击了封建统治基础

 

《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郑人买履”的寓意主要体现了

A. 道家的“无为”思想

B. 法家的“变革”主张

C. 墨家的“节用”倡议

D. 儒家的“礼制”要求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基本建立

B. 从沿海到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确立

C. 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

D. 否定两个凡是,展开真理标准大讨论

 

(题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 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D. 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漫画《狙击中国鞋》形象地反映了欧盟各国联合对来自中国的鞋产品进行狙击抵制,这在客观上体现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和市场化经营。与中国“走向世界”和“市场化经营”相对应的时间分别是

A. 1978、1992

B. 1978、1984

C. 1984、1997

D. 1984、2001

 

(题文)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共到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 新文化运动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33年,国民政府在与西方列强谈判后,经立法院审议通过,正式公布了新的关税修订案,将之前最高50%的进口税率提高到80%,实行5%到80%共14级的累进税率。这次税制改革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

C. 收回了海关行政管理权

D. 扭转了长期的对外贸易逆差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对该材料理解合理的是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有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体现国人崇洋媚外心态

D. 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发昌机器厂

D. 继昌隆机器丝厂

 

分析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A点高潮出现的原因是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4191/68464) 首页 上一页 24186 24187 24188 24189 24190 24191 24192 24193 24194 24195 2419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