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关于雍正的死因,古今有不同的记载。雍正的《起居手册》记载:“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戌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授受遗诏。到二十四日子时,龙驭上宾。”《清帝外纪》记载:“惟世宗(雍正)之崩,相传修炼丹饵所致,或出有因”。这反映出

A. 历史叙述中不会有客观性的记载

B. 不同历史记载使史学呈现多元化

C. 当事人记录的历史才具有真实性

D. 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总会有差异

 

宋高宗时,四川立限令典卖田宅者纳税印契,一次就征收到契税四百万贯,此时四川地价每亩为近四贯,官府卖田定价为八贯到十贯(一般情况下税率10%计,土地价格取较高者每亩十贯)。这从侧面反映了

A. 四川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 北宋租佃关系盛行

C. 土地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D. 宋代政府不抑兼并

 

(题文)有学者认为,过去人们常常把“儒家文化”、“儒家传统”当做“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的同义词,但实际上从秦至清的整体看,中国传统的主流是“儒表法里”,因此传统中国一直存在着法家制度文化与儒家典籍文化之间的张力。下列最有可能符合该学者的主旨是

A. 儒家思想不是中国传统主流

B. 法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主流

C. 中国文化有表里不一的差异

D. 打倒孔家店能打倒中国传统

 

这一制度既充分考虑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经济因素,又考虑到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团结等政治因素。该制度的实施

A. 改变了民族分布的格局

B. 消除了各民族之间差异

C. 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D. 保证了我国的民族团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伯承对某一军事行动后的战争形势进行展望:“东瞰合肥、南京,西逼武汉三镇,威胁敌人长江防线……”这一军事行动应为

A. 百团大战

B. 挺进大别山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汉族督抚数量增加,满族督抚数量减少,汉族官僚在清政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主要背景是:

A. 鸦片战争后国内民族矛盾缓和

B. 洋务运动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

C. 八旗军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 湘军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神勇

 

"(1864年)7月19日,湘军掘地道轰塌太平门城垣20余丈,蜂拥抢入,至21日,城,内守军将士万余人,全部壮烈牺牲,无一降者。入城湘军,肆意焚掠,繁华的古都顿成瓦砾.”这段材料所描述事件标志着

A.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

C. 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

D.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有学者认为,在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的理念思想”。这种“立体分权”理念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于

A. 构建中央政府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

B. 规定司法权应该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C. 确立三权间互相独立、监督的原则

D. 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间实行联邦制

 

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B. 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

C. 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

D. 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

 

罗马法规定,首先发现矿藏者可为该矿藏的所有人,但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须付给发现者矿藏价值的2%。罗马法

A. 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B. 平衡环保与经济发展需要

C. 保护自由民的经济利益

D. 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22047/68464) 首页 上一页 22042 22043 22044 22045 22046 22047 22048 22049 22050 22051 2205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