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题

(10分)等质量的甲、乙、丙、丁、戊、己6种只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分别充分燃烧时,消耗等量的O2,且生成的气体全部分别通过足量的浓硫酸、碱石灰后,浓硫酸与碱石灰质量增重之比均为9∶22。已知:

   ① 6 M(甲)=3 M(乙)=3 M(丙)=3 M(丁)=2 M(戊)=M(己)=180;

② 乙、戊的水溶液可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相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③ 戊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特征的氢原子,数量之比为3∶1∶1∶1;

④ 甲、丙、丁、己均能发生银镜反应。丙不易溶于水但丁易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结构简式为           ;己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存在于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写出其结构简式                   

(2)乙、丙、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丁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2分子戊生成1分子环状酯的化学方程式                                  

 

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 、FeCOMgO、CaO等,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____   _,滤液1后两步操作的目是:                  

(2)完成加漂粉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H)2+□____+□_____ →□Fe(OH)3+□Cl

(3)针铁矿的组成元素是Fe、O和H,化学式量为89,化学式是_______。

(4)为了了解如何调节滤液2的PH,请写出两个你认为需要查阅的数据

                         ,                         (用文字叙述)

(5) “滤液4”之后的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6)分析图中数据,菱锌矿粉中ZnCO3的质量分数不低于________。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实验室将B、C、E相连后,以                  (填写名称)为原料可制取Cl2,为接下来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做准备。

(2) 利用实验室常用方法制取氯气,将A、C、E相连,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

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Ⅰ后,推出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E相连,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并进行NO2有关实验.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__,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可能的操作是                                                                        

 

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  §SO2(g) +1/2O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 SO3(g)+ 98 kJ

(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若在此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

        v(逆)(填“<”、“>”或“=”)。

(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SO2和0.2 mol 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16 L,则平衡后SO2转化的百分率为             

(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          (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0.2 mol O2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0.4 mol SO3

C.降低温度

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4)若以下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 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溶液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SO2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6ec8aac122bd4f6e

 

(8分)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HCl、H2SO4、SnCl2、SnCl4、FeSO4、Fe2(SO4)3,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

(1)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此可知,氧化性强弱的关系是:Fe2(SO4)3       SnCl4 , 还原性强弱的关系是:

SnCl2    FeSO4 (填> , ﹤或 = )

 

下表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某些元素的有关数据:

元素性质

原子半径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86

1.52

0.66

1.43

0.77

1.10

0.99

2.31

0.70

0.64

最高价态

+1

+1

——

+3

+4

+5

+7

+1

+5

——

最低价态

——

——

-2

——

-4

-3

-1

——

-3

-1

试回答下列问题:(以下各题回答,可能的话,均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物质的化学式表示)

(1)写出⑦⑨与氢元素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2)上述⑤、⑥、⑦号元素中某2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一个原子都满足最

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可能是                    

(3)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4×说明: 6ec8aac122bd4f6em,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4)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少的是       

(5)④、⑦、⑧、⑩四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其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把x mL CO2通过足量的Na2O2后再与y mL NO混合。x与y之和为30 mL。若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缩小为15 mL,(忽略N2O4的存在,所有气体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则x:y可能为

A.1:2                B.2:1          C.1:1               D.2:3

 

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曲线A表示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B.曲线B是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C.曲线C是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D.曲线D是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经测定某溶液中离子只有Na+、CH3COO-、H+、OH-四种,且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c(CH3COO-)>c(Na+)>c(H+)>c(OH-)。其可能的情形是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可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改变为:

c(CH3COO-)>c(Na+)>c(OH-)>c(H+)

C.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0.2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D.该溶液由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而成

 

以下反应中,Q1 >Q2 的是

A.S(s)+O2(g)6ec8aac122bd4f6e → SO2(g)+ Q1 kJ; S(g)+O2(g)6ec8aac122bd4f6e → SO2(g)+ QkJ

B.2H2(g)+O2(g)6ec8aac122bd4f6e → 2H2O(l)+Q1 kJ ;2H2(g)+O2(g) → 2H2O(g)+Q2 kJ

C.NaOH(aq)+HCl(aq)6ec8aac122bd4f6e → NaCl(aq)+H2O(l)+Q1 kJ

   NaOH(aq)+CH3COOH(aq) →CH3COONa(aq)+H2O(l)+Q2 kJ

D.H2(g)+Cl2(g)6ec8aac122bd4f6e → 2HCl(g)+Q1 kJ, H2(g)+F2(g)6ec8aac122bd4f6e → 2HF(g)+Q2 kJ

 

共621088条记录 当前(60890/62109) 首页 上一页 60885 60886 60887 60888 60889 60890 60891 60892 60893 60894 6089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