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铀(U)的两种核素: B.CO 2的结构式:O=C=O C.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 D.Cl -结构示意图:
|
|
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已知:A、B、C、D是单质,其余是化合物。其中B、D是常见金属,且组成B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又知A在C中点燃有苍白色火焰,M既可溶于盐酸又可溶于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W的电子式是 。 (2)写出N的化学式 ,并任写一种N的主要用途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③ 。 K溶液和过量氨水反应 。
|
|
铜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使用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为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通常先用H2O2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中的铜,最终实现铜的回收利用。写出溶出铜的离子方程式: 。 (3)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 (4)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吸氧腐蚀而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碱式碳酸铜)。试写出上述过程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5)研究性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试样中CuSO4·5H2O(不含能与I-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5.00 mL,滴加KI溶液后有白色碘化物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继续滴加KI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溶液中的I2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2Na2S2O3===2NaI+Na2S4O6,平均消耗c mol/L的Na2S2O3溶液V mL。则试样中CuSO4·5H2O的质量分数为 。
|
|
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J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 (1)I、G、J三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③的电极反应式:阳极: ;阴极: 。 (5)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①②③④反应中焓变ΔH<0的反应是 。(填序号) (6)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
|
|
在实验室中,用足量的CO还原16.0 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20.0 g沉淀,则该氧化物可能是 A.FeO B.Fe2O3 C.CuO D.Cu2O
|
|
“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酸化过程不正确的是 A.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B.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硫酸酸化 C.确认溶液中含有SO时,先用盐酸酸化,再检验 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硝酸酸化后,再检验
|
|
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可能是金属铜 B.Y可能是氢气 C.Z不可能是氯化钠 D.Z可能是三
|
|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Fe3+、SO、HCO B.b点对应的溶液中:Ag+、Ca2+、NO、F- 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S2-、SO、Cl- D.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I-、CO
|
|
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FeCl2 B.AlCl3 C.Na2O D.SiO2
|
|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