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2)早在西汉成书的《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又有空青、 白青、石胆、胆矾等名称其实都是天然的硫酸铜。 根据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 (3)在 A、B 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相同的铁粉,再分别加入过量同浓度的稀硫酸,同时向 A试管中加少量硫酸铜。下图中表示产生氢气体积与时间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 (4)现有 1mol Cu、溶质均为 1mol 的浓硫酸、稀硫酸和稀硝酸,欲制取最大量硫酸铜,所用反应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
已知 A 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 A 为主要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E 和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 F,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由石蜡制取 A 的方法称作: 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 A 和 E 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均能使溴水褪色 b.均只含极性键 c.最简式相同 d.均属于纯净物
|
|
标准状况下 1.68 L 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 15.0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所有燃烧产物,装碱石灰的干燥管增重 9.3g。若该气体由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组成。则该气体的成分可能是 A. C3H4和 H2 B. C3H8和 CO C. CH4和 C3H4 D. C3H6和 CO2
|
|
某反应:A → C 由两步反应 A → B → C 完成,,B 为中间产物,该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E 表示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不会改变 A → C 的反应热 C.三种化合物中 C 最稳定 D.整个反应中 △E = E4 - E1 - E2 - E3
|
|
甲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CH3OH +3O2= 2CO2 ↑+ 4H2O,下图是该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是氧气,b 是甲醇 B.质子从 N 电极区穿过质子交换膜移向 M 电极区 C.正极反应为:O2 +2H2O + 4e- = 4 OH- D.当电路中有 3 mole- 转移时,电池中n(H+)变化为 0
|
|
常温下,两种气态烷烃的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 29 倍,关于此混合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甲烷和丁烷的混合物 B.可能是甲烷和戊烷的混合物 C.可能是丁烷和异丁烷的混合物 D.可能是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物
|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Cl- 、SO42-、CO32-、NH4+、Fe3+、Al3+、K+ 。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加热,得到 0.02mol 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 1.6g 固体,向上述溶液 中加足量 BaCl2 溶液,得到 4.66g 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 5 种离子 B.Cl-一定存在,且 c(Cl-) ≥ 0.4mol·L-1 C.SO42-、NH4+一定存在,Cl- 可能不存在 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
|
一定温度下,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NH3 和 O2 各 1mol,发生反应: 4NH3(g)+ 5O2(g) A.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NH3 和 NO 的反应速率相等 C.反应速率不再变化 D.NO 和 H2O 浓度比不再变化
|
|
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 和 Q 形成的化合物含极性共价键 B. L、R 的单质与盐酸反应速率:R>L C. T、Q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均为无色气体 D. M 极易与 T 反应
|
|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 Fe2(SO4)3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I-、CO32-、ClO- B.Fe2+、H+、K+、NO3- C. Ba2+、Na+、SCN-、Cl- D.Cu2+、Mg2+、Cl-、NO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