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题

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的步骤为:TiO2→TiCl4

已知:①C(s)+O2(g)=CO2(g) △H1=-393.5kJ·mol-1 

②2CO(g)+O2(g)=2CO2(g) △H2=-566 kJ·mol-1 

③TiO2(s)+2Cl2(g)=TiCl4(s)+O2(g) △H3=+141 kJ·mol-1 

则TiO2(s) +2Cl2(g)+2C(s)=TiCl4(s)+2CO(g)的△H是

A. -80 kJ·mol-1    B. -160 kJ·mol-1    C. +160 kJ·mol-1    D. +80kJ·mol-1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2通入CaCl2溶液中,先有沉淀,后沉淀消失

B. 金属性K>Na,则钾可将NaCl溶液中的钠置换出来

C. 钾的燃烧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镊子、三脚架、酒精灯

D.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不能说明Na2O2变质

 

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慢

B. 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碱性越弱,H2O2分解速率越慢

C. 图丙表明,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 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c(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  ΔH=-905.9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增大

B. 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C. 4molNH3和5mol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905.9kJ

D. 平衡时,将水蒸气移除部分,此时逆反应速率降低,正反应速率不变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C(s)+CO2(g)2CO(g)下列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2v(CO2)=v(CO)          ②2n(CO2)=n(CO)

③2v(C)=v(CO)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A.     B. ④⑤    C. ①④    D. ③④⑤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

A. 2Na2O2+2H2O=4NaOH+O2

B. Mg3N2+6H2O=3Mg(OH)2↓+2NH3

C. 2KOH+H2SO4=K2SO4+2H2O

D. NH4Cl+NaOH=NaCl+NH3↑+H2O

 

反应A(g)+3B(g)4C(g)+2D(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其平均反应速率v(X)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C)=0.2mol(L·s)    B. v(D)=6mol (L·min)

C. V(A)=4mol(L·min)    D. v(B)=8mol(L·min)

 

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的还原性:C3-<D-    B. 原子序数d>c>b>a

C. 离子半径C>D>B>A    D. 单质的还原性A>B>D>C

 

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可发生反应,RO3-+5R-+6H+=3R2+3H2O,下列关于R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R可能是金属

B. 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VA族

C. R形成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 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3He和4He是同位素            ②金属性:K>Ca>Mg>Be

③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④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引力

⑤通常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⑥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

⑦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的形成过程为:

A. ①④⑥    B. ④⑤⑥    C. ③④⑥⑦    D. 全部都不正确

 

共621088条记录 当前(20713/62109) 首页 上一页 20708 20709 20710 20711 20712 20713 20714 20715 20716 20717 2071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